今天為處于戰略迷茫期的企業分享兩個極具借鑒意義的品牌案例——Casetify電子品牌與西昊辦公椅。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,不少企業因邊緣多元業務分散,陷入人力臃腫、利潤微薄、人才流失的困境,而這兩個品牌卻走出了別樣的成功之路,本文將深入分析他們的品牌營銷策略——聚焦定位的對于品牌來說的重要性。
Casetify品牌的誕生源于其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吳培燊敏銳的市場洞察。吳培燊表示:“發現當時市面上的iPhone手機殼普遍設計單一,缺乏展現Apple精細現代風格設計,更無從體現個人品味。”基于這一品牌戰略初衷,Casetify自創立起便專注于手機殼和電子配件領域,并且將產品線聚焦于蘋果和三星兩個品牌的手機殼,沒有盲目拓寬品牌覆蓋范圍,力求在這一細分領域做到最好。
Casetify手機殼以個性化定制為品牌的一大特色。它為用戶提供自由選擇照片、文字或圖案來設計專屬手機殼的服務,滿足消費者表達自我的需求,讓每個手機殼都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,極大提升產品附加值與用戶忠誠度。在品牌的營銷策略上,通過與藝術家、各類知名品牌如迪士尼、哈利?波特等廣泛聯名合作,Casetify不斷推出限量版產品。這些聯名款巧妙融合雙方特色,借助合作品牌影響力與粉絲基礎,吸引大量消費者目光,每次合作都為消費者帶來新鮮感與獨特收藏價值。
在追求設計感的同時,Casetify重視產品實用性,多數產品采用抗沖擊材料提供防摔保護。并且,品牌秉持環保理念,部分系列使用可回收材料或支持環保項目,契合全球可持續發展追求,這一戰略舉措也贏得了注重環保消費者的認同。其熱門產品涵蓋多個系列:例如強防摔的Impact系列、防護升級的Ultra Impact系列、環保可降解的EcoShock系列、簡約展示手機原色的鏡面/透明殼,以及支持蘋果MagSafe磁吸功能的產品,滿足不同消費者多樣化需求。
銷售渠道的選擇上,官網是其核心平臺,支持全球100+國家和地區配送,提供先進個性化定制工具,用戶可實時預覽設計效果。同時,Casetify深諳社交媒體力量,通過Instagram、TikTok等平臺精準引流,與眾多網紅頻繁合作,吸引大量年輕時尚且具消費潛力的目標客戶。此外,品牌入駐天貓國際、京東海外旗艦店等第三方電商平臺,拓展銷售網絡。在線下的營銷策略上,Casetify在香港、紐約、洛杉磯、東京、首爾、上海等全球主要城市開設自營旗艦店,強調互動體驗,并能為消費者提供現場定制打印服務。同時,與潮流買手店、電子產品零售商如美國Best Buy、日本LOFT等合作,并入駐迪拜機場等免稅店,提升高端市場曝光度。
從市場表現看,Casetify的聚焦與多元品牌營銷策略成效顯著。雖未上市,但據估算,2023年營收約3億美元,同比增長超30%,近年來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0-40%。毛利率預估在50-60%,高溢價設計與直銷模式降低成本。北美是核心市場,占比40%以上,MagSafe兼容款熱銷;亞洲市場占35%以上,聯名款受追捧;歐洲和中東地區增長迅速,環保系列受歡迎。2023年年銷量超300萬件,復購率約25-30%,Instagram粉絲超500萬,TikTok話題播放量超10億次。
再看西昊,作為非常差異定位營銷咨詢的代表案例,該品牌的發展歷程同樣值得深思。早期,西昊品牌業務涉及電腦椅與兒童椅這兩大品類。然而,經過對市場趨勢和自身優勢的深入分析,西昊果斷做出戰略抉擇,聚焦電腦椅業務,即便當時兒童椅業務占比高達50%,也堅決舍棄,全力投入電腦椅領域,做品牌的戰略聚焦。
西昊品牌深知人體工學對電腦椅的關鍵意義,在中期抵住辦公家具市場的擴張誘惑,堅定不移地深耕人體工學細分領域。為滿足不同辦公場景和用戶需求,西昊深入研究,針對長時間辦公人群,設計出能有效減輕腰部、頸部壓力,預防脊椎疾病的電腦椅款式,提升辦公舒適度與效率。
在產品品質上,西昊嚴格把控,選用優質材料,歷經多道精細工序制作,確保椅子堅固耐用。在工藝方面不斷創新,引入先進技術,如自適應調節系統,使椅子能依據用戶坐姿和體重自動調整支撐力度。設計上,融合時尚與實用元素,外觀簡約大方,適配各類辦公環境。
經過長期的戰略聚焦與堅持精準的品牌戰略定位,西昊品牌憑借對電腦椅核心業務的專注、對品質與用戶體驗的不懈追求,西昊成功登上國內辦公椅top的品牌寶座。為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,西昊在分眾主流媒體投放廣告進行營銷推廣,進一步強化品牌認知;同時,在深圳機場鋪設銷售渠道,借助高端流量入口,擴大市場覆蓋,提升品牌形象。
Casetify品牌和西昊品牌的成功,為處于戰略迷茫期的企業提供了寶貴經驗:這兩個品牌雖不在同一行業,但在戰略上都十分的清晰,通過聚焦核心業務,集中資源打造競爭優勢;在營銷上構建多元化渠道,擴大市場與提升知名度;對于企業來說,關注消費者需求,持續創新產品與服務,是企業保持競爭力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