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能更好的迎合消費者和市場,家居床墊品牌戰略定位是勢在必行。床墊品牌戰略隨著我國居民整體水平的提升,對家居床墊品質的要求也一再提升。
我國家居床墊行業從整體上來說,行業集中度偏低,多、小、散、亂的問題突出,仍處于粗放式發展階段,缺乏大型壟斷性龍頭企業。但其實已經具備了品牌向上的規模基礎。競爭升級在量的擴張足以滿足使用需求之后,已經是一件必然的事情。龍頭之爭白熱化,利潤和份額更向頭部集中。
其中家居床墊企業擴大市場份額的關鍵環節是渠道爭奪。主要分為出口渠道、電商渠道、酒店渠道、零售渠道以及工程渠道等等。
受中低端龐大人口基數影響,內資家居床墊品牌戰略主打中低端市場,在市場上占據主導性力量的還是渠道優勢明顯、但利潤有限的內資家居床墊品牌。而外資家居床墊品牌戰略多數定位高端,其品牌研發能力強,產品技術含量、附加值高,可是在渠道覆蓋、消費者需求理解上稍遜內資家居床墊品牌一籌,未來還需兩大陣營各自補齊短板,才能實現換道超越。
目前,我國床墊市場主要呈現以下三種趨勢:
一類是國際品牌,如席夢思、舒達、金可兒等,這類品牌廣告效應明顯。
二類是國產家具品牌,除了家具、床墊還賣床和枕頭等,包括喜雅蘭、臨門、顧家、慕思等。
三類是專業性床墊品牌,這類品牌在行業內評價比較高,只做床墊,產品做得精致,內部檢測相當嚴格。
床墊品牌戰略有哪些?
1、零售端為主,渠道布局區域性明顯。
渠道布局以東部沿海為主,企業會呈現區域化分布。隨著政策向中西部傾斜,中西部發展開始提速,可以預見中西部地區床墊需求量將會提高,或將成為床墊銷售增量的集中區。
另一方面,東北、華北及西南地區形成區域性品牌,區域性品牌在各自區域內滲透性強,客戶認知度高,龍頭企業對于這些區域的滲透存在一定壁壘。
2、外資品牌單店率高,內資品牌具備渠道優勢。
內資品牌體量占據優勢,外資品牌是研發能力強,單位產出高。較國內床墊市場,國外床墊市場起步更早,因此外資品牌借助這一優勢下單位產出更高,但是內資品牌扎根于本土,具有先天的優勢,無論是對政策的把握,還是對消費者理解程度均優于外資品牌。
3、中高端家居床墊成品牌主流。
近年來中國居民收入不斷增加,對比國外床墊消費經驗正值床墊消費的轉型升級時機,人們對床墊質量、健康舒適度要求的提高將持續拉動記憶棉、乳膠床墊等中高端床墊的消費。
床墊品牌戰略在市場爭奪中,渠道、技術、營銷必須得一個不落,包括品牌定位的重塑、數字化布局、新門店拓展、智能床墊升級等。